文章詳情
金屬超低溫處理的應用
日期:2022-06-11 06:51
瀏覽次數:363
摘要:
金屬超低溫處理是將被處理工件置于特定的、可控的低溫環境中,使材料的微觀組織結構產生變化,達到提高或改善材料性能的一種新技術。深冷處理的溫度一般為-100℃~ -196℃,被處理材料在低溫環境下由于微觀組織結構發生了改變,在宏觀上表現為材料的表面硬度、沖擊韌性、耐磨性、尺寸穩定性、強度、殘余應力等方面的提高與改善。過盈配合件是依靠相配件裝配以后的過盈量達到緊固聯接。裝配后.由于材料的彈性變形,使配合面之間產生壓力,因此在工作時配合面間具有相當的聯擦力來傳遞扭短或軸向力。
高速鋼進行深冷處理, 除大量的殘留奧氏體轉變為馬氏體之外, 同時由于淬火馬氏體在超低溫度處于熱力學更不穩定的狀態, 分解驅動力較大, 而且在此超低溫度下, 碳原子擴散遷移能力較弱, 便在馬氏體基體上析出大量彌散超微細碳化物,使高速鋼的抗回火性能和耐磨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; 常規熱處理后, 殘留奧氏體量明顯減少,且發生熱穩定化, 馬氏體的過飽和度也降低, 深冷處理雖可使高速鋼的紅硬性和耐磨性提高深冷裝配技術一出現,就引起了科學研究界和工業界的高度重視,在國外已經應用于軸承、模具、軸套、襯套等領域。